找到14条结果

  • 低密度结节也是一种CT下的描述,指病灶在CT下表现为比周围正常的组织更暗,因为密度更低,本身不是对病灶性质的判断,比如是不是肝癌等,判断性质需要结合超声造影、增强CT或磁共振,病史及化验等综合判断。内的通常都是低密度结节,包括:1、良性病变:最常见的是肝囊肿和肝血管瘤,这2者很好鉴别,肝囊肿密度最低,跟水的密度相似,而肝血管瘤的密度一般略低于正常组织,需要增强检查判断性质,这些疾病均属于良性病变,一般并不严重,遵医嘱做好定期复查即可。2、恶性病变: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一般也表现为稍低密度,平扫同肝血管瘤等良性疾病无法鉴别,需要进一步进行区超声造影、增强CT、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性质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4-06-19 22:43:00
  • 防治肝癌最重要的是什么?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通常我们所说的肝癌是指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目前中国死亡率第二的癌症。早期肝癌尚有根治的可能性,但若拖延到了晚期则生存率大大降低,所以“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尽早诊断,有效治疗”对于防治肝癌来说是头等大事。哪些人群更容易“招惹”肝癌?乙型或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长期过度饮酒或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人群,需格外注意肝癌防治。 建议上述肝癌高风险人群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相关检查。从筛查到治疗分别有哪些选择? 肝癌的早期筛查方式主要有肝脏超声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等; 肝癌的早期筛查方式主要有肝脏超声检查
    童仙君 主任医师 2021-04-23 16:10:00
  • 外科干预。弥漫型的内钙化罕见,多因特殊的疾病或者用药所致。我在前面均有专门的文章介绍。少见的疾病包括各种良恶性肿瘤合并钙化,包括但不限于肝囊肿、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畸胎瘤等,这些肿瘤有的常见,但合并钙化者少见,因此,均建议进一步行增强CT、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性质,避免漏诊、误诊。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4-06-19 22:39:27
  • -90微球治疗,都可以不同程度从治疗中受益,甚至可能获得根治;4、绝对不适合钇-90微球治疗的情况:包括体力极差、多器官衰竭、肝功能极差、心/肺/肾功能极差、严重感染、广泛转移、严重分流(微球会进入胃肠道、肺等引起严重副作用)、孕妇、哺乳期、严重碘过敏等;5、治疗前需要经过专业医师的全面评估,包括体能状态、化验、影像学、动脉造影等;6、可以进行多次治疗;7、早期患者有可能获得根治,中期患者有机会降期成功获得完整切除,晚期患者可以延长生存期;8、选择合适的患者,该治疗效果一般优于普通介入治疗比如动脉化疗栓塞(TACE);9、因为微球释放β射线,最长距离只有11mm,故周围人群无需特殊防护;10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4-07-31 14:14:32
  • 肝癌脊柱转移——会呼吸的痛!!!老王是我门诊曾经遇到过的一位脊柱骨转移的病人,初次见他时,他对我说了这句话,那时的他坐在轮椅上,不敢大口呼吸,更不敢咳嗽,不仅仅站立行走疼痛难忍,就连一呼一咳,就疼的承受不住,而不咳嗽就难免憋得难受,好几次我都见他为了忍住不咳嗽而浑身颤抖。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情况,更是众多骨转移患者的心声。一、肝癌脊柱转移少见吗?肝癌由于其低分化、浸润性生长、体积大、无包膜等特点,即使早期进行了合理的手术干预,甚至是肝移植等治疗,肝癌依旧很容易发生转移,其中通常包括肺转移、淋巴转移、骨转移等,其中脊柱/骨转移是常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转移途径,大约占转移的20%二、出现哪些
    许炜 健康号 2020-12-01 19:29:00
  • 转移灶,胸透有时会遗漏细小的转移灶。   ★、肾功能:肝功:肝癌、肝转移癌的病人是必需的。肾功:肾癌的病人是必需的。治疗期间出现过、肾功能损害,患有各型肝炎和肾脏疾病的患者。   ★全身骨显像: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转移灶,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患者需每半年到一年进行1次检查   ★胃镜:食管癌和胃癌患者,应该每半年到一年检查1次。   ★结肠镜:对于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应该每半年到一年检查1次。   ★PET/CT检查:是一种结合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和精确解剖定位的检查,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可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
    赵子仪 主任医师 2016-12-19 11:20:24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不可切除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该方法被应用于肝脏血管瘤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广泛应用的同时,对其副反应也有了较深入了解,主要有发热、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对于这些副反应的处理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对于作为腹痛原因之一的化学性、缺血坏死性胆囊炎的认识尚不够深入。本文回顾分析行TACE治疗的138例肝癌患者和4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资料,对TALE后化学性、缺血坏死性胆囊炎进行初步探讨。.TACE术后发生胆囊炎者17例(其中原发性肝癌9例,转移性肝癌5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男14例,女3例),发生率为12
    赵刚 主任医师 2018-02-17 22:09:09
  • 胆囊切除术。2009年我国牛军完成了亚洲地区第一例经阴道内镜下胆囊切除术,在其后的6个月时间内共进行了31例手术,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腹痛等严重术后并发症。2011年周平红在国内首次报道了80例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探讨其疗效及可行性,术后患者无并发症,短期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明显,长期疗效以及远期并发症还有待继续观察。2016年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邱辉忠分析了17例经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除了1例出现肝转移癌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外,其他病例均存活,未发现有肿瘤复发和转移。本文选自:刘昆,经自然腔道胆囊切除术与
    赵刚 主任医师 2021-01-17 10:11:30
  • 。 (2)影像学检查有明显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血管瘤及转移性肝癌,并且有下列条件之一者:①AFP≥200µg/L;②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③无黄疽而ALP或GGT明显升高;④远处有明确的转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⑤明确的乙型或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变。 2、用于肝癌疗效的观察和预后的评估:彻底切除的肝癌,AFP2-4周应降至正常,否则应查找有无肿瘤的残留或转移。3、胃癌、食管癌、胰腺癌、胆囊癌、肺癌、乳腺癌也可产生AFP。其中以胃癌最为常见,尤其是伴有转移者。4、非肿瘤性的AFP升高:见于妊娠、活动性肝炎等。  三、CA15-3是在1982年和1984年陆续使用了两种
    邱立新 2018-07-29 13:02:37
  • 10.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SA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至精浆中的一种糖蛋白,PSA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女性体内不存在,正常男性血清中PSA的含量很低,血清参考值<4μg/L;PSA具有器官特异性,但不具有肿瘤特异性。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80%。良性前列腺疾病也可见血清PSA水平不同程度升高。血清PSA测定是前列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和疗效观察的监测指标。在血液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结合PSA和游离PSA、F-PSA/T-PSA比值是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的有效指标。F-PSA/T-PSA>0.25多为良性疾病;F-PSA/T-PSA<0.16高度提示前列腺癌。11.前列腺
    叶臻 副主任医师 2018-12-06 11:27:13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