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条结果

  • 川崎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全身血管炎疾病,1967年由Kawasaki首次报道,后以其名命之,属自限性疾病,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其可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未经正规治疗的患儿,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5%~30%,而早期大剂量的丙球(IVIG2g/kg)的使用使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降低到5%。典型的川崎病诊断较为容易,但对于不完全型川崎病,往往会被误诊或漏诊,未能得到及时治疗,遗留心脏后遗症或导致死亡。通过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学习,希望能减少对该病的误诊,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典型川崎病诊断并不困难,其诊断标准如下:1.发热≥5d
    宁铂涛 主任医师 2024-04-29 19:55:29
  • 讲,小婴儿患的不是普遍过敏,而是高度怀疑一个叫川崎病的急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需要及时办理儿科住院,检查评估病情,及时治疗。皮肤病专家所说的川崎病,又称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多发于 5 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临床有以下六大症状:超过5天以上的发烧,退烧药、抗生素消炎无效;手足肿胀,指头、趾头端蜕皮;眼结膜充血但没啥分泌物;红裂唇,草莓舌,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身上发红疹等文中小宝的病况均符合以上的标准。尽管日本人川崎富作于1967年就报道了该病,但它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多数患儿经支持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本病的潜在危害在于可发生心脏血管增大导致动脉瘤产生。在发病后第
    赵玉磊 副主任医师 2022-09-19 11:41:20
  • 小孩发热时出现眼睛充血现象临床并不少见,但这种情况需要做一些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例如,通常小孩发热感冒多半会有喷嚏、流泪症状,眼结膜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临床上腺病毒感染所致的眼结合膜热,特征就是眼睛刺痛伴有眼结合膜炎。另外,一些过敏体质的小孩,在眼下过敏的季节,常常会有咳喘,流涕或者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当小孩情不自禁揉搓眼睛时,常常会导致眼睛的水肿、充血。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即川崎病,也常常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现象,一旦小孩临床高热不退,伴有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就是诊断川崎病重要的证据之一。因此对于小孩发热时眼睛充血现象,临床更需要综合分析。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2020-05-13 21:13:49
  • ~0.05),医生说我们来试试川崎症的治疗吧。这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也会引起发热。 之所以说试试,是因为与川崎症对比,我女儿大部分症状都不符合。但川崎症的后果太严重,医生想防患于未然,所以优先考虑它的可能性。而且川崎症的治法,是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果这个诊断正确,则可以避免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如果错误,治疗方法对身体也没有伤害。 分两次注射完毕免疫球蛋白之后,每次间隔6小时的发烧,频率降低为间隔12小时。我们心存欢喜,仿佛看到一线曙光。我们问医生,是不是可以再注射一个疗程,发烧就能止住了? 但医生的答案并不如所愿。川崎病在注射免疫球蛋白后,发烧应该停止,而女儿的状况仅仅是有所缓解,川崎的诊断很大概率是错误
    王汉久 主治医师 2022-09-25 12:08:15
  • 用于表示更长、更弥漫的动脉扩张,扩张血管长度超过所在血管总长度的三分之一。报道的冠状动脉瘤发病率范围广泛从0.3%到5%;男性高;冠状动脉床的近端比远端多;右冠状动脉通常是最受影响的动脉(40%),其次是左前降支(32%),左主干是受影响最小的动脉(3.5%)。从病理上,CAAs患者可以分为三组,动脉粥样硬化组、炎症组以及非炎症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或炎症组血管扩张常常累及一支或者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而先天性的或者医源性的CAAs通常只累及一支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是成人CAAs最常见的原因。大约有50%的CAAs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疾病(血管炎和结缔组织疾病):如川崎病
    李永光 副主任医师 2024-10-24 10:48:29
  • 我们知道:临床上小孩普通感冒的发热一般持续3天左右便趋于稳定,但如果发热反复持续,临床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一是小孩如果同时伴有咳嗽,肺部听诊即便没有异常,但临床依然要想到肺炎的可能。目前临床上支原体肺炎并不少见,特点是一般的抗感染治疗无效,发热常常反复,而肺部听诊缺乏体征,临床需要胸部摄片才能明确诊断。二是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尤其是小婴儿群体,临床要想到尿路感染的可能,尤其是上尿路感染即急性肾盂肾炎需要高度怀疑,临床需要做同位素肾静态显像检查来协助诊断。三是小孩持续反复发热,如果同时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要想到川崎病、EB病毒感染的可能,医生会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来除外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2020-05-13 21:57:36
  • 婴幼儿这个年龄段如果反复发热,医生需要根据宝宝的病史、体检以及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来分析判断,也许才能梳理出一些头绪来。一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抵抗力特别薄弱,呼吸道最容易受到影响,反复感冒发热常常防不胜防。临床多数宝宝反复发热属于这种情况。二、也要考虑有些较为复杂性的疾病特别好发于婴幼儿这一群体,如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即川崎病,又如EB病毒感染等,一旦临床上宝宝高热不退或出现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尤其是经过诊治发热依旧持续,则临床通常会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来协助诊断。三、值得一提的是,在宝宝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之中,尿路感染是最容易被临床所忽视的疾病。一些宝宝因为泌尿道存在先天性的畸形如膀胱输尿管反流
    宋善路 副主任医师 2020-05-13 21:39:16
  • 支原体感染也可能致暴发性心肌炎。2、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系统性疾病(乳糜泻、结缔组织病、韦格纳肉芽肿病、川崎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结节病、甲状腺毒症)、超敏反应(抗生素、氯氮平、利尿剂、昆虫咬伤、锂、蛇咬伤、破伤风类毒素、美沙拉明)和心脏毒性物质(酒精、蒽环类药物、砷、一氧化碳、儿茶酚胺类药物、可卡因、重金属)。近年来,非感染因素导致的暴发性心肌炎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需要引起重视。二暴发性心肌炎有哪些表现?如何诊断?1、临床表现患者常常起病急骤,有发热、乏力、不思饮食、肌痛、卡他性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泻等前驱症状。此外还有心肌受损表现,血流动力学障碍是暴发性心肌炎的重要特点,多数
    潘凯 副主任医师 2024-01-28 01:13:47